音樂興發現|原創母語音樂的未來趨勢、機會與挑戰(下)
原創母語音樂的未來趨勢、機會與挑戰(下) 文:袁永興
在上一篇我們從科技、產業變革與全球化三大面向,分析原創母語音樂的發展並進一步探討可能的機會與挑戰後,彙整所有可能方向,目前可以幫助母語歌曲增加受眾的幾種商業模式像是:
- 創建訂閱制內容平台:建立專門的母語音樂訂閱平台,提供獨家內容、直播演出、訪談等,吸引特定族群的支持者。
- 品牌聯名與廣告合作:與品牌合作,讓母語歌曲成為廣告、宣傳片的配樂,提升曝光率。
- NFT 與區塊鏈音樂:利用 NFT 技術發行母語歌曲的獨家收藏版,或透過區塊鏈技術讓音樂人更直接獲得收益。
- 影視與遊戲授權:將母語歌曲授權給電影、電視劇、遊戲或動漫,提高跨界影響力。阿洛與Suming舒米恩都表示、這對擴展母語歌曲市場能提升跨界影響力。
- 線上與線下社群經營:透過 YouTube、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進行短影音宣傳,結合實體活動或粉絲見面會,提升粉絲黏著度。
- 教育與文化課程:與學校或語言學習平台合作,將母語音樂納入教材,讓年輕世代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接觸這些歌曲。
- 直播演唱會與會員制:透過 Patreon、Ko-fi 或自己的網站推出會員制,提供獨家內容、線上直播演唱會等,吸引願意付費的核心受眾。
- 跨國合作與混搭曲風:與國際音樂人合作,創作融合不同語言與風格的音樂,提高國際市場的接受度。
- 母語音樂節與專屬活動:舉辦以母語音樂為主題的音樂節,讓更多人透過現場體驗來認識這些作品。舒米恩就表示「母語音樂有其特定的收聽族群,以母語音樂為主題的音樂節可以將所屬的所有聽眾群聚集,能夠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及規模經濟」。
- AI 與互動音樂技術:利用 AI 技術創建個人化的母語音樂推薦系統,或發展互動音樂體驗,例如讓用戶參與創作過程。
上述中的線上與實體社群經營、品牌聯名與廣告合作、訂閱制內容平台、影視與遊戲授權、直播演唱會與會員制,這些模式能快速接觸受眾、提升曝光,並具操作性,屬於「高可行性」。其次教育與文化課程、跨國合作與混搭曲風、母語音樂節與專屬活動,這些模式適合長期發展,但需更多資源與外部獲得協助與資助,屬「中可行性」。而NFT與區塊鏈音樂、AI 與互動音樂技術,這些模式創新但門檻高,短期內較難普及,可行性偏低。這也反映了市場接受度、實施難度和資源需求的綜合考量,未來隨著技術與市場變化,可行性或許有所調整,然而當原民母語歌曲市場的潛在聽眾可能相對受限時,在串流2.0這種以多層次訂閱和超級粉絲為核心的商業模式下,確實很難直接從版稅分潤中獲得顯著利潤。
但事實上這些模式可以單獨運作也可以組合應用、可根據目標受眾調整策略。例如訂閱制內容平台,可從建立專屬母語音樂社群做起,透過YouTube會員訂閱、Spotify付費podcast等形式,提供會員專屬內容,如獨家音樂、製作幕後花絮、訪談、教學影片等,搭配提供獨家體驗,例如每月提供會員期間限定的線上小型音樂會、特別版歌曲或客製化母語歌曲(如根據會員需求創作片段或祝福語)。累積忠誠受眾進而鼓勵粉絲付費支持,例如採取基本會員(可獲得新歌試聽),進階會員(可參與直播 Q&A),VIP 會員(可獲得限量周邊或實體活動門票),如果有機會平台可與影視劇、廣播或電視節目合作,提供會員獨享的原聲帶或特別版歌曲。
又或者是母語音樂節與專屬活動的執行上,舉辦專屬母語音樂節,可分為 「地方型」音樂節(結合當地文化活動,如傳統慶典)與「全國型」音樂節(吸引跨族群觀眾,甚至邀請國際藝人共同演出),音樂節期間可搭配母語說故事工作坊、母語創作比賽、線上直播互動等,吸引更多年輕世代參與。此外也可打造母語音樂巡演,在台灣各地舉辦小型巡迴演出(如咖啡館、文創市集、夜市舞台等),讓更多人現場體驗母語歌曲,亦或是讓母語音樂人參與國際性的音樂節(如 SXSW、MIDEM),提升母語音樂的國際曝光度。尤其對於臺灣原民音樂人來說,國際音樂人合作同時兼具挑戰與優勢。阿米斯音樂節國際策劃人努濃•布海表示:「對真正想耕耘發展的臺灣原民音樂人來說,挑戰的通常都是獨立個體戶,沒有一般大公司的人脈和製作資源投入;即使有機會出國建立關係,也都是建立在有拿到補助企劃,屬於較破碎、非常態與非系統化經營,獲得對方聯繫資訊後,沒有後續資源來維持關係,難以取得對方信任或認識,比較難往下一步音樂合作發展。當在國際音樂節演出原民作品時,國際聽眾很多時候是驚訝、好奇,更多是投入享受在其中。音樂創作使用的語言相對來說,可能非絕對影響因素,特別是對越年輕的聽眾群來說、重要的是音樂整體帶來的感受、是演出現場的vibe,先讓聽眾聽到後感興趣,才有可能引發他們進一步喜歡,進而了解作品背後的意義或文化訊息」。
原創母語音樂的發展趨勢充滿挑戰與機會。科技的進步、產業的變革與全球化的影響,讓母語音樂有機會擴大市場,但同時也面臨競爭與市場化發展的挑戰。未來,透過串流平台的推廣、AI技術的應用、國際市場的拓展以及政府與企業的資助,母語音樂仍有可能突破困境,進而開發並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