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亞洲音樂交流巡演經紀人John Huang薑黃:「自然而然長出來的東西才會走得比較遠」
隨著網路串流平台拓展,臺灣人不僅只聽島上的音樂,更加勤勞地去發掘各國的聲音,從日本、韓國到近年東南亞流行音樂,聽眾對於各地的音樂接觸漸增,亞洲各國音樂人的交流、共同創作更加頻繁。
這幾年,在臺灣超受歡迎、被封號「泰國小王子」的 Phum Viphurit 來臺演出總是造成話題,韓團 HYUKOH 不久前才與落日飛車共同推出專輯《AAA》……看在多年推廣臺泰音樂交流的巡演經紀人 John Huang 薑黃(以下稱薑黃)眼中,這些現象將會是未來趨勢。但其實早在 2016 年,當商業界積極開發東南亞市場時,喜愛獨立音樂的薑黃已經開始嘗試搭起臺泰之間的橋樑,將臺灣及泰國樂團引薦給兩地的聽眾,希望以文化實力將臺灣帶入國際的視野,增進臺泰雙方交流。
新南向+演算法,讓臺灣音樂突破地理界線
薑黃觀察發現,近幾年在海外、尤其是他熟悉的東南亞,有愈來愈多人會主動聆聽臺灣音樂。疫情期間,臺灣在防疫上的良好表現,幫助臺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增高,加上音樂串流平台的演算法,也讓東南亞區域想接觸臺灣樂團、音樂創作者的聽眾得以發掘更多可能。舉例來說,有菲律賓的朋友分享,因為薑黃的推薦聽了雷擎,接著就透過演算法的推薦也認識了鶴 The Crane。
演算法既能讓亞洲各地能聽見臺灣不同的聲音,也讓我們能聽見不一樣的東南亞。不過,薑黃深知演算法也有其極限,「如果只聽某一類喜歡的音樂,演算法會一直推這一類,最後範圍反而會愈來愈縮減,會錯過不同領域的好作品。」他強調。
日本動漫加成,韓國野心勃勃
亞洲各地都有屬於彼此獨特的音樂場景,薑黃進一步分享各地的產業觀察,首先指出日本音樂能持續強大的優勢是日本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夠配合動漫與電玩 IP 做全球輸出;而南韓的 K-Pop席捲全球,背後是南韓對國際市場的透澈研究,「而且他們還是跟日本有種競爭心態,這種競爭會凝聚集體共識,產生很大的能量。」薑黃特別提到,在流行音樂上,南韓特別瞄準了日本市場,像是XG是日本人但在韓國出道,主打國際市場,可見其勃勃野心。
南韓成熟的音樂發展,連帶地K-indie也有著卓越表現,獨立創作者也都相當注重宣傳跟形象的包裝,與韓國電影相似,獨立音樂也很積極深掘家鄉議題和社會批判,並藉由各種宣傳去連動議題在生活中的變化。
泰國甜得有層次,印尼越南一個躁一個美
東南亞有許多獨立音樂人及廠牌從來不認為要往主流走,選擇專注於發展自己的風格與樣態,也因此創造出了獨特的文化場景,在泰國、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態。薑黃指出,泰國在情感的甘甜與酸甜感做得很好,「他們很擅長用很多層次的甜包裹一件事。」即便內容是在批判,但聽起來還是幽默、甜甜可愛的。
到了印尼又是另一種形貌,躁動的音樂類型,從Dream Pop、Shoegaze到龐克、金屬的聽眾比起其他國家多出很多,薑黃如此比喻:「假設臺灣有五萬人在聽這些類型,印尼應該約有兩百萬人在聽。對印尼的聽眾來說,有一種『這樣才酷』的感覺。」
與印尼相比,越南音樂人受限於國內政治情勢,將創作的能量移到影音視覺與造型上,紅遍社群的神曲〈See Tình〉將內容做到極致,「不管是燈光、攝影、視覺、美術或造型都很精緻,」薑黃說,越南近年作品走向追求耽美,製作上雕琢極致與細緻美感,這部分是臺灣可以學習的。
新馬的困境與挑戰,菲律賓成樂手輸出大國
在新加坡,近六十年雙語政策重英文而輕華文,世代間產生了語言的斷落與隔閡,新世代從音樂人到聽眾粉絲大部分多使用英文,在創作時也連帶地更傾向於移植歐美音樂創作的情感與情境,在東南亞諸國中,新加坡卻能更快呼應歐美趨勢。
當目光轉向馬來西亞,薑黃提到,這裡的音樂場景樣貌又變得更為複雜,音樂人需面對多元族群的政治和宗教議題,但近年也有些樂團像是babychair,直接將視野望向國際,在亞洲網路社群暴漲人氣再紅回國內,近期還跟臺灣獨立唱作人「壞特?te」共創新曲。
菲律賓當前的音樂場景與泰國早期有些相似,喜歡翻唱口水歌,卻從美軍駐紮時期開始輸出優秀樂手。薑黃表示,菲律賓是樂手的輸出大國,有很多能演奏跟演唱的人才,曾有一段時間、臺灣爵士樂手稀缺時,美軍俱樂部會直接從菲律賓找樂手到臺灣。十年前,菲律賓音樂圈注意到原創音樂的不足,開始有組織發起民間運動,鼓勵新世代認同母語並發展自我認同感和在地的創作。
成熟的技術與市場,是臺灣發展的潛力
回想起八年前,要將臺灣音樂帶到東南亞時,初期面對的困難與阻礙難以想像,薑黃說,每個國家與地區都有需要突破的課題。首先是泰國與新馬,泰國與臺灣之間對彼此的音樂場景現況都不甚理解,而新馬雖然知曉當年華語金曲榮景,如今卻不熱衷,也曾有遇到不少人跟薑黃表達:「不知道金曲跟金音在幹嘛,得獎者不認識也聽不懂。」心知這十幾年間臺灣持續有優秀創作者在做音樂的他深感挫折。
一開始沒有任何媒體報導臺灣音樂,於是,薑黃想到可以從電台作為起點,2020 年到 2023 年他與菲律賓電台「JAM88.3」合作推薦臺灣音樂人的作品,包含雷擎、我是機車少女到南方壞男孩等團都收到不錯的迴響。薑黃注意到,許多非主流的電台都願意播放來自臺灣的新聲音,有了這段時間的經歷,後來薑黃再跟馬來西亞的電台CityPlus 合作專題,逐漸建立起更有系統的推廣,也開啟了他更深入各國的音樂產業,與不同國家的產業人士交流合作的機會。
薑黃認為,相較於東南亞各國,臺灣在音樂製作的技術層面更為成熟,硬體以及相關技術人員都有相對優良的實力,而且在臺灣去聽演出、參加音樂節已經成為年輕世代一種生活消費的習慣,甚至是日常的興趣;大家願意花錢買票進場,並且是單純地為聽音樂而來,看在東南亞許多音樂人眼中,是相當羨慕的。
比較亞洲各地發展的不同音樂場景,讓薑黃深信,音樂創作還是要回到自身,不要一味的追隨潮流。「我覺得那種由內而外自然而然長出來的東西才會走得比較遠,自在才能常在。」他認真地說,真正走出圈的、好的趨勢是那種本來就已經在做自己很在意的事情的音樂人,一旦被發現,就是「平地一聲雷」,這樣的創作團體會愈來愈多,「我覺得臺灣有一部分就是!」
如何去呼應音樂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是所有音樂人要面對與解決的,「音樂人就是把自我認同做好、把自己愛的、自己的文化認同、文化根源做好。我覺得這樣的力量正在凝聚,且亞洲各處都產生共鳴,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