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GEMA勝訴OpenAI:ChatGPT使用歌詞侵權確立歐洲首例判決

音樂
2025.11.27 (四)

GEMA勝訴OpenAI:ChatGPT使用歌詞侵權確立歐洲首例判決

字級:
        2025年11月11日,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裁定OpenAI在ChatGPT模型中「未經授權使用受保護歌曲歌詞」,構成版權侵權。此案由德國音樂著作權協會GEMA提告,被視為歐洲首宗AI生成內容侵犯音樂著作權的重大判例,其影響力可能延伸至整個生成式AI產業。

        GEMA於2024年11月對OpenAI提起訴訟,指控其在訓練ChatGPT過程中大量使用歌詞資料而未取得授權。法院認定,ChatGPT的系統「儲存並再現原創作品」,在使用者提示下可輸出完整歌詞,因而構成複製與再製行為。法院明確指出:「AI公司必須取得授權才能使用受保護作品,即便用途為訓練模型亦然。」並駁回OpenAI以「研究例外」與「文字資料探勘(TDM)」為抗辯的主張。GEMA執行長Tobias Holzmüller表示:「網際網路不是自助餐,人類創作不是可免費取用的模板。」此語成為判決象徵性註腳。GEMA總法律顧問Kai Welp補充,此案「首次釐清了AI技術與歐洲著作權法之間的界線」,確立AI營運商也須向創作者支付合理報酬。

        GEMA代表超過10萬名德國會員與全球兩百萬名權利人,是世界最大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之一。該協會已於2024年提出AI授權模式供業者採用,但OpenAI拒絕簽約。GEMA同時也對AI音樂生成平台 Suno 提出訴訟,預計2026年1月開庭。多家媒體將此案視為「AI版權時代的分水嶺」。這項裁決迫使OpenAI與其他AI公司重新思考資料來源的合法性,強調AI「不得自助式取用文化資產」。Euronews指出法院已命OpenAI支付損害賠償、版稅及訴訟費用,並強調這是歐洲首次明確要求AI訓練過程必須符合法定授權。進一步分析此案、或許會促使歐盟在《AI法案》(AI Act)實施前即建立「AI使用音樂內容」的實際執行標準。

        本次判決在技術與文化層面皆具示範效應。首先,它確認AI模型「記憶」創作內容屬複製行為,等同要求開發者在資料蒐集階段即確保合法授權。其次,對音樂產業而言,這是對「人類創作價值」的司法背書。隨著生成式AI日益滲透音樂創作、歌詞撰寫與推薦系統,音樂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版權界定挑戰。GEMA此案為其他集管團體如SACEM、PRS或BMI提供法律範本,也讓唱片公司與出版商在與AI企業談判時握有更多籌碼。

        法律界普遍預期,OpenAI可能提起上訴,但即便如此,此案已奠定歐洲AI版權規範的司法先例。隨後數月內,歐盟委員會與多國文化部門勢必引用本案結果修訂AI訓練透明度與資料揭露義務。正如GEMA聲明所述:「這場勝利不僅屬於德國創作者,而是整個歐洲創意經濟的防線。」在AI與創作共存的新時代,這場判決提醒所有科技企業:創意不是演算法的燃料,而是人類文明的核心資產。

資料來源:◎ euronews + cybernews + MBW


立刻加入北流Line@        訂閱北流電子報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