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Twenty One Pilots起訴Temu侵犯其商標權並銷售假貨

音樂
2025.09.25 (四)

Twenty One Pilots起訴Temu侵犯其商標權並銷售假貨

字級:
        本月剛發行新專輯《Breach》的樂團Twenty One Pilots近日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中國電商平台Temu涉嫌製造並銷售大量仿冒其官方商品,侵犯商標權及智慧財產權。這起案件不僅凸顯音樂產業對盜版商品的日益關注,也反映出Temu作為快速崛起的線上電商正面臨多起法律挑戰。 

        Twenty One Pilots 由 Tyler Joseph 和 Josh Dun 組成,這支葛萊美獎得主以〈Stressed Out〉、〈Heathens〉等熱門單曲聞名全球。他們的官方商品,如T恤、托特包、馬克杯、棒球帽和襪子等,一直是粉絲收藏的熱門項目。然而Temu平台上充斥著與官方商品極為相似或完全相同的仿冒品,價格卻遠低於正品,嚴重損害樂團的品牌形象和收入。訴訟文件附上數十張並排比較圖像,清楚顯示Temu商品抄襲Twenty One Pilots的設計、商標和簽名。樂團的法律團隊在訴狀中直指 Temu「製造和銷售大量物品,這些物品是原告的藝術作品、商標和智慧財產的仿冒品或抄襲品」。他們主張Temu雖定位為如同Amazon的第三方賣家中介平台,但實際上行使極高的控制權,包括產品選擇、定價和製造流程。這使得Temu實質上運作如「垂直整合的製造商和零售商」,更需承擔銷售盜版產品的法律責任。 

        這並非Temu首次捲入類似糾紛。上個月,已故饒舌歌手MF Doom的遺產管理公司也對Temu提起類似訴訟,兩案皆由律師Jeff Gluck參與。Twenty One Pilots 將Temu描述為「當今全球市場上運作的最不道德公司之一」,指其對個人、市場和環境構成重大威脅。 

        此外,訴狀提及美國國會委員會正在調查Temu平台上部分商品是否涉及強迫勞動製造。阿肯色州檢察長更提起訴訟,稱Temu是「偽裝成線上商店的資料竊取企業」,由「一群前中國共產黨官員」經營,目的是為了在美國用戶設備裡安裝惡意軟體和間諜軟體。這些指控加劇了Temu的負面形象,該平台自推出以來,以極低價格和廣告轟炸迅速擴張,但也引來隱私洩露和品質疑慮的批評。

        訴訟中提出八項具體指控,包括聯邦商標侵權、違反加州公開權法(保護個人形象和肖像免於濫用),以及「虛假背書」。Twenty One Pilots 尋求多項救濟,包括損害賠償、懲罰性賠償(金額足以嚇阻Temu的不法行為)、沒收仿冒商品利潤,以及法院命令Temu移除侵權產品並停止相關廣告。

        商品銷售在音樂產業已成為藝人重要收入來源,尤其在串流時代,演唱會和周邊商品往往佔總收入大半。近年來,仿冒商品訴訟頻發,凸顯產業打擊盜版的決心。例如上個月Benson Boone的商品合作夥伴控告演唱會外銷售仿冒品;2023年,Harry Styles針對多家平台仿冒銷售發起廣泛訴訟。2022年,Nirvana起訴約200家線上賣家,在Amazon和Etsy等平台販售假貨。

        Temu這類公司以往面對類似指控時,常強調自己為第三方平台,責任在賣家而非自身。然而隨著訴訟累積,Temu的商業模式可能面臨嚴峻考驗。Temu的低價策略雖吸引消費者,但若無法有效監管仿冒品,將損及信譽並招致更多法律風險。此案不僅關乎Twenty One Pilots的權益,也反映全球電商在智慧財產保護、資料隱私和勞工權益上的挑戰。隨著案件進展,音樂產業和消費者權益團體將密切關注,預期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監管討論。 

資料來源:◎ NME + Billboard + roliingstone


立刻加入北流Line@        訂閱北流電子報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