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北流金舞台,北流董事長黃韻玲 aka 小玲老師聊「比賽評審經」
2024 年九月,第二屆北流金舞台歌唱大賽(以下簡稱北流金舞台)決賽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戶外表演空間盛大登場。歷經激烈的初選與複賽,從超過 400 位報名者脫穎而出的 40 位選手齊聚決賽現場。儘管當天大雨,選手與觀眾的熱情絲毫未減。最終,由 32 歲從事百貨業的萬家浩奪得冠軍,他在賽後興奮地表示,「沒想到人生第一個冠軍就在北流金舞台,感謝評審的肯定。」

北流金舞台是北流為喜愛唱歌的市民朋友打造的音樂賽事,董事長黃韻玲表示,「很多人年輕時懷抱歌唱夢,卻因家庭或生活牽絆,只能把歌聲留在車裡或 KTV 歡唱時光。其實,好聲音就在我們身邊。希望透過比賽,讓所有熱愛歌唱、藝術、創作的大朋友小朋友,都有機會站上北流舞台,實現多年來的音樂夢想。」
作為北流的大家長,董事長黃韻玲除了是活動的幕後推手,更實際參與整體賽事規劃,並憑藉過往在電視選秀節目積累的評審經驗,發掘來自民間的歌王歌后。迎接複賽到來,北流金舞台延伸專題,首篇邀請董事長以評審「小玲老師」的身份,來為進入複賽的選手們加油打氣,分享在比賽中展現最佳表現的實用建議。
創意不等於一切,就像沒有人上台比賽是不會緊張的
北流金舞台採三階段賽制,初選為提交指定歌曲影片,今年總計有751位參賽者,評選100位進入第二階段複賽,參賽者將在評審前現場演唱90秒指定曲目。本屆預計最終選出40位進入決賽,共同角逐前三名與南港之星的獎項名額。
面對即將到來的複賽,小玲老師溫馨提醒參賽者,若是希望在舞台上展現自己最佳的一面,首先要先克服緊張的關卡。她指出,選手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緊張」,「說真的,不只是新人,連唱了很多年的歌手,只要到了不同的場地,還是會緊張,」她笑著說,「我當年也是這樣,明明在家練習得很熟,結果一上台還是會心跳加速、手腳不聽使喚。」

想要改善,小玲老師認為唯一能對抗不確定的,就是「超量的準備」,「你在家練習一定要做到 200%,把所有可能出錯的狀況都預想一遍,把會讓你焦慮的事都考慮進去。雖然現場還是會冒出新的恐懼,但這種反覆累積,就是讓你逐步建立舞台感的過程。」
真正能讓表演有說服力的,是表演者如何去「呈現這首歌」小玲老師強調:「因為唱歌是一種藝術,但它不只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種創造的過程。就算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去表達。不要害怕嘗試,要勇敢一點。」有人選擇自彈自唱,有人透過情感詮釋引人入勝。她自己也習慣為一首歌準備多種版本,請身邊朋友聽過、比較,最終挑出最能打動人心的形式。
嗓音會說真話,演出完整比完美更重要
以發掘民間歌唱好手為目標,每屆北流金舞台都會聽到讓人驚艷的好聲音,甚至會有聽三秒就知道不簡單的選手出現,小玲老師表示,「有些人天生有天賦。他可能個子小小,肺活量卻驚人,一開口就讓人感覺他與眾不同。」她舉例像是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蕭敬騰擔任踢館魔王一上台,那種「不得了」的氣場不是只有評審察覺,而是人人皆可感受得到的。
在北流金舞台有遇過哪些印象深刻的瞬間?小玲老師毫不猶豫地提起第二屆冠軍萬家浩。「他其實有唱錯歌詞喔!」她笑說,「但他的聲音本質真的好,加上舞台魅力很完整。不是完美,但完整,有渲染力,這才是打動人心的東西。」另外,同一屆的陳詠渝也讓她印象深刻,「她決賽唱跳蕭亞軒〈愛的主打歌〉,才12歲。現在很少看到這麼大方、有表演慾的小朋友了,說表演就能立刻表演。」

當然,讓評審驚豔只是個開頭,參賽者的唱功、台風、造型等綜合表現,都是評選重點之一,如果期待可以讓功力更上層樓,就要聆聽評審評語、吸收回饋。小玲老師記得林宥嘉當年參與超級星光大道,就非常認真聽每位評審講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成功絕非偶然。
從社區出發,成為所有市民的北流金舞台
除了舞台上精彩演出,北流金舞台也展現出有別一般商業賽事的氛圍,你會看到台上台下不分彼此,一起為所有參賽者熱情拍手及鼓勵的畫面,現場散發著溫馨的正能量,小玲老師強調,許多比賽都在尋找偶像、推出唱片、拚人氣;而北流舉辦北流金舞台目的,正是希望走進社區,串連熱愛歌唱及音樂的市民,並為這群人提供圓夢的機會。也因此,北流規劃了完整的演出企劃,得獎者將可以登上北流舞台,實際進行個人演出。

「我們期待北流金舞台就會像是一個年度慶典,未來每個地方都能主動派出最有才華的表演者,一起在這裡發光。」小玲老師語氣溫柔而堅定。今年是第三屆,從最初南港區、臺北市再到今年的雙北,關於活動的未來願景,她眼神一亮地說:「我想像它會變成台灣的達人秀(Talent Show),不只唱歌,也許有一天會有特技、更多元的舞台表現。因為這個舞台,是屬於所有懷抱夢想的大人與孩子的。」
撰文——戴居、圖片提供——臺北流行音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