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2025.09.18 (四)
英國現場音樂消費支出達到創紀錄的66.8億英鎊
字級:
英國現場音樂產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根據「現場音樂產業場館與娛樂」(LIVE/ Live music Industry Venues and Entertainment)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年消費者在現場音樂活動上的支出達到創紀錄的66.8億英鎊,較前一年增長9.5%。這一數字不僅比疫情恢復的2022年高出28.2%,更比2019年(疫情前)多出超過20億英鎊。LIVE主席Steve Lamacq形容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強調過去一年有更多演出選擇,平均每137秒就有一場現場演出誕生,證明現場音樂能將人們聚集,提供難忘體驗和回憶。
LIVE作為一個由15個產業協會組成的聯盟,代表3,000家企業、35,000名藝人及2,000名後台工作者,其報告分析了55,000場演出、演唱會、音樂節和活動。報告指出,英國現場音樂增長速度是全球錄音音樂產業的兩倍。根據高盛《Music in the Air》報告,2024年全球錄音音樂收入僅增長4.8%。高盛分析稱「現場音樂產業的需求與供給前景強勁,相較於其他娛樂形式,它在經濟衰退時更具韌性。」這一韌性在2024年得到驗證,儘管英國面臨高通膨壓力,現場音樂支出仍大幅上漲。
此外消費者偏好出現明顯轉變,越來越多樂迷選擇演唱會而非音樂節。演唱會收入激增12.2%,達到50億英鎊,占總支出的75.3%,較2023年增長近兩個百分點。相比之下,音樂節收入僅增長1.9%,至17億英鎊,低於英國當年2.5%的通膨率。LIVE報告解釋,這部分歸因於音樂節增長放緩,勞動、能源及其他投入成本激增,迫使票價上漲,消費者被迫在預算上做出取捨,尤其是面對Taylor Swift和 Bruce Springsteen等巨星的單日大型演唱會競爭。主流流行音樂在全國前2,000場演唱會的消費支出中占比32.1%,較前一年增加4.7個百分點。體育場和大型場館成為主要受益者,而在地小型草根場地則面臨嚴峻挑戰。
地區分佈顯示,現場音樂支出高度集中在倫敦,大倫敦地區占總收入的28.9%。其次是曼徹斯特(8.1%),格拉斯哥(5.7%)、伯明翰(3.5%)和卡迪夫(2.4%)位列其後,卡迪夫取代愛丁堡進入前五。這反映出都市中心的主導地位。就業方面,2024年英國現場音樂產業貢獻了234,000個崗位,較前一年增長2.2%。然而,78.8%的從業人員為臨時或自由職業者,就業保障較低。報告顯示,48%的受訪者表示工作曾在不到一周的通知期內被取消。LIVE首席執行長Jon Collins表示「雖然英國現場音樂在最大場館的最大牌藝人演出中,延續了疫情後的強勁表現,但在地小型場館正面臨巨大壓力:場館關閉、巡演取消或縮減、音樂節停辦。」自2020年以來,四分之一的深夜演出場地(包括俱樂部)已關閉,今年關閉速度進一步加快。
為應對這些挑戰,LIVE呼籲英國政府實施音樂節稅收減免。執行長Jon Collins強調:「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角色將決定我們的交易環境和觀眾信心。」總體而言,2024年英國現場音樂產業的復甦超出預期,但後續需關注巨星磁吸效應與基層場域維運間的平衡。
資料來源:◎ guardian + MBW + CGA
立刻加入北流Line@ 訂閱北流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