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年度盛會「音樂科技論壇」登場,聚焦串流的新臨界點、AI 新創以及直達粉絲經濟的全面崛起

音樂
2025.11.13 (四)

年度盛會「音樂科技論壇」登場,聚焦串流的新臨界點、AI 新創以及直達粉絲經濟的全面崛起

字級:
        當人工智慧與粉絲經濟改寫音樂產業生態,年度指標性盛會「音樂科技論壇」(Music Tectonics Conference 2025)於11月4日至6日登場,在加州聖塔莫尼卡太平洋岸邊,聚集全球音樂科技新創、產業投資人與創作者。這場由Rock Paper Scissors 創辦人 Dmitri Vietze 於2019年創立的三日論壇,已成為觀察音樂產業轉折與創業脈動的重要風向。今年主題核心聚焦三大軸線:串流模式的新臨界點、AI 新創熱潮,以及直達粉絲(Direct-to-Fan)經濟的全面崛起。

        在「優化還不夠、你準備好迎接串流臨界點了嗎?(Optimization Is Not Enough: Are You Ready for Streaming’s Reckoning?)」的座談中,MIDiA Research 分析師 Tatiana Cirisano 指出,串流平台若只靠漲價與加值方案「優化」既有用戶,將無法吸引下一代聽眾,她認為未來串流必須提供「體驗與參與」的新價值,才能突破飽和市場的成長瓶頸。而根據 CB Insights,2025年全球 AI 新創已吸收51%創投資金。論壇「The Investor Panel」邀集 Sony Ventures 的 Aadit Parikh、Yamaha 音樂革新基金的 Conor Healy 與 Mindset Ventures 的 Lucas Cantor Santiago 探討投資方向。主持人 Angel Gambino 強調:「投資人正在尋找不只是音樂的公司,而是能重新定義創作者經濟的平台」。另一場「What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the New Frontiers: Music, Gaming, AI and Beyond!」則呈現音樂產業跨界融合的未來藍圖,探討音樂、遊戲與社群媒體的共生關係。

        在「Tools of the Trade」座談中,Amuse 的 Kevin Lazaroff、 ViNiL 的 Charles Alexander 與 HiFi Labs 的 Crystal Desai 分享獨立音樂人如何善用新平台營運市場,指出現今工具已讓 DIY 創作者有機會建立專屬微型產業鏈。壓軸論壇「The New Direct-to-Fan E-Commerce」則凸顯唱片公司對粉絲直達模式的重視。環球音樂營運長 Boyd Muir 透露,該公司新作品中有高達2/3至3/4銷售來自 D2C (Direct-to-Consumer)管道,這意味「粉絲即市場」已從概念變成營收主力。論壇邀請 Bandsintown 共同創辦人 Fabrice Sargent 與 Stuff.io 的 Joshua Stone 分享成功案例。

        除論壇外,今年最受矚目的亮點仍是年度音樂科技創業競賽 “Swimming with Narwhals Pitch Competition”。比賽自7月起徵件,經線上競賽後選出四強,於11月4-6日現場進行展示與決選。2025 四強入圍公司包括:1.Music League(美國)以「遊戲化音樂探索」為核心,用戶可組成聯盟、上傳歌曲、互評打分。結合社群與競賽,讓音樂分享更具互動性與娛樂性。2.Plates(英國)由前環球音樂行銷主管創立,打造 AI 驅動的音樂行銷平台,協助藝人與唱片公司以數據分析精準投放內容。3.Roxxem(美國)將音樂與語言教育融合,透過歌曲與互動遊戲讓學生學習西、法、中、德等語言,展現音樂科技跨教育市場的潛力。4.Sesh(美國)一站式粉絲社群經營平台,提供藝人掌握、經營並變現粉絲群的工具,該平台已在今年6月完成500萬美元種子輪募資,成為本屆最具資本動能的新創。

        從論壇議題到創業競賽,Music Tectonics 2025 清楚描繪了音樂產業的下一波重構,這場「音樂地殼變動」不僅象徵產業創新的能量,也預告未來幾年音樂科技的競爭焦點:誰能讓音樂與科技共振並重新定義價值與情感的連結。

資料來源:◎ billboard + sonicstate + musictectonics


立刻加入北流Line@        訂閱北流電子報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