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2025.06.14 (六)
音樂興發現|全球錄製音樂出口市場的變化趨勢
字級:
作者:袁永興
首先美國、英國、加拿大、南韓和德國穩居全球前五大音樂出口國,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超越瑞典,從2024年的第10位躍升至第9位,展現拉丁音樂的全球熱潮持續上行。巴西的成功得益於藝人如Henrique & Juliano(全球排名第72位,點播總流量15.8億)、Natanzinho Lima(第188位,總流量8.34億)和MC Tuto(第196位,總流量8.22億)的表現。同時,新興市場的進口需求增加,例如:菲律賓成為澳洲音樂的前三大進口國,反映東南亞音樂在串流市場的崛起。阿根廷成為巴西音樂的關鍵市場,顯示區域文化共鳴的影響(如同南韓音樂的最大進口國分別為日本、台灣與印尼,而德國音樂的最大進口國則是奧地利、瑞士與斯洛伐克),英國則是成為美國和瑞典的前三大進口國,凸顯的是音樂影響力的加深。這些變化說明,全球音樂消費日益多元化,傳統貿易關係(如美國對加拿大、K-pop在日本的影響)依然穩固,但新興市場如菲律賓、阿根廷和瑞典的崛起,顯示音樂經濟正朝全球化、多面向發展。對於藝人、唱片公司和數位服務平台(DSP)來說,這意味著更多機會,但也需要更精準的在地化營銷策略。
Luminate的音樂出口實力計分由以下四個核心指標構成:1.藝人全球排名:基於全球點擊總流量和藝人國籍。2.進口國數量:輸入至某出口國音樂的國家數3.進口國串流市場規模:進口國在全球音樂市場的流量佔比。4.國際受眾藝人數量。以南韓為例,其藝人在12個市場進入前50名,尤其在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表現突出。日本是南韓音樂的最大進口國,9位南韓藝人進入其前50名,印尼則有3位,這兩個國家是亞太地區(不包括印度)最大的串流市場,在台灣前10名藝人中則有4位來自南韓。Luminate Insights數據顯示,日本K-pop粉絲每週聽音樂37.3小時(比日本平均音樂聽眾高出6.5小時),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占比達18%,有43%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參加現場演唱會(比日本平均音樂聽眾高出20%),顯示日本K-Pop粉絲是熱衷於音樂的聽眾,對這一音樂類型有著強烈的投入,這為南韓音樂的高出口實力提供了穩固基礎。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有大量藝人進入國際市場、這些藝人在那些市場表現出色,且藝人進入的國家在全球音樂產業中佔有較高份額,該國便將獲得高分。
台灣雖然在2025年的Luminate音樂出口實力分數中尚未有顯著表現,但至少在亞洲華文市場的文化影響力而言、在提高音樂出口產值的基礎上仍然具有優勢。例如瞄準新興市場(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尼),利用文化親和力開拓更多音樂進口國,增加出口實力分數的國家數量,也可從製作融合多語言歌曲,突破語言障礙,提升全球串流排名。此外,聚焦中國、日本等大流量市場,讓台灣音樂在這些國家的數位平台上有高曝光度,特別是Spotify和Apple Music、提升進口國串流市場規模的積分,或是支持新興藝人參加國際音樂節與獎項參與,並透過社群建立全球粉絲基礎,特別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這些群體對新型態音樂始終持有高度興趣。同時加強與日本、韓國或東南亞等鄰近國家音樂人的合作,藉此打開更多亞洲市場,或是政府提供稅收優惠或補助,鼓勵唱片公司和音樂人投資國際化發展也是可考慮的方式。
其實今日音樂消費者面對源源不絕的新創作品問世、必須面對演算推播與主動搜尋之間的跳聽選擇,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確實需要時間。如何享受讓演算法帶自己走出同溫層,避免長期被相似的音樂限制,可以建立個人化的播放清單,將演算法推薦的歌曲與主動搜尋發現的作品混合其中,這樣既能享受推薦的便利,也能保留探索的樂趣。如何能在跳聽選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享受更豐富多元的音樂體驗,應是現代人的娛樂新課題。
隨著2025年走到一半,Luminate的數據報告所呈現的全球錄製音樂出口市場變化趨勢,說明了新興市場的拓展和消費群體的重要性逐漸浮現,國際音樂貿易已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全球市場品味和區域動能不斷變化的挑戰。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
全球錄製音樂出口市場的變化趨勢
音樂產業分析和數據監控公司Luminate公佈的2025年第一季音樂出口實力分數(Export Power Score)報告,根據藝人全球流量排名、音樂進口國數量、進口國串流市場規模、以及國際受眾藝人數量,評估各國音樂出口能力,最新數據顯示國際貿易格局的微妙變化,以及頂尖音樂出口國的表現和新興市場的崛起。首先美國、英國、加拿大、南韓和德國穩居全球前五大音樂出口國,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超越瑞典,從2024年的第10位躍升至第9位,展現拉丁音樂的全球熱潮持續上行。巴西的成功得益於藝人如Henrique & Juliano(全球排名第72位,點播總流量15.8億)、Natanzinho Lima(第188位,總流量8.34億)和MC Tuto(第196位,總流量8.22億)的表現。同時,新興市場的進口需求增加,例如:菲律賓成為澳洲音樂的前三大進口國,反映東南亞音樂在串流市場的崛起。阿根廷成為巴西音樂的關鍵市場,顯示區域文化共鳴的影響(如同南韓音樂的最大進口國分別為日本、台灣與印尼,而德國音樂的最大進口國則是奧地利、瑞士與斯洛伐克),英國則是成為美國和瑞典的前三大進口國,凸顯的是音樂影響力的加深。這些變化說明,全球音樂消費日益多元化,傳統貿易關係(如美國對加拿大、K-pop在日本的影響)依然穩固,但新興市場如菲律賓、阿根廷和瑞典的崛起,顯示音樂經濟正朝全球化、多面向發展。對於藝人、唱片公司和數位服務平台(DSP)來說,這意味著更多機會,但也需要更精準的在地化營銷策略。
Luminate的音樂出口實力計分由以下四個核心指標構成:1.藝人全球排名:基於全球點擊總流量和藝人國籍。2.進口國數量:輸入至某出口國音樂的國家數3.進口國串流市場規模:進口國在全球音樂市場的流量佔比。4.國際受眾藝人數量。以南韓為例,其藝人在12個市場進入前50名,尤其在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表現突出。日本是南韓音樂的最大進口國,9位南韓藝人進入其前50名,印尼則有3位,這兩個國家是亞太地區(不包括印度)最大的串流市場,在台灣前10名藝人中則有4位來自南韓。Luminate Insights數據顯示,日本K-pop粉絲每週聽音樂37.3小時(比日本平均音樂聽眾高出6.5小時),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占比達18%,有43%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參加現場演唱會(比日本平均音樂聽眾高出20%),顯示日本K-Pop粉絲是熱衷於音樂的聽眾,對這一音樂類型有著強烈的投入,這為南韓音樂的高出口實力提供了穩固基礎。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有大量藝人進入國際市場、這些藝人在那些市場表現出色,且藝人進入的國家在全球音樂產業中佔有較高份額,該國便將獲得高分。
台灣雖然在2025年的Luminate音樂出口實力分數中尚未有顯著表現,但至少在亞洲華文市場的文化影響力而言、在提高音樂出口產值的基礎上仍然具有優勢。例如瞄準新興市場(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尼),利用文化親和力開拓更多音樂進口國,增加出口實力分數的國家數量,也可從製作融合多語言歌曲,突破語言障礙,提升全球串流排名。此外,聚焦中國、日本等大流量市場,讓台灣音樂在這些國家的數位平台上有高曝光度,特別是Spotify和Apple Music、提升進口國串流市場規模的積分,或是支持新興藝人參加國際音樂節與獎項參與,並透過社群建立全球粉絲基礎,特別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這些群體對新型態音樂始終持有高度興趣。同時加強與日本、韓國或東南亞等鄰近國家音樂人的合作,藉此打開更多亞洲市場,或是政府提供稅收優惠或補助,鼓勵唱片公司和音樂人投資國際化發展也是可考慮的方式。
其實今日音樂消費者面對源源不絕的新創作品問世、必須面對演算推播與主動搜尋之間的跳聽選擇,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確實需要時間。如何享受讓演算法帶自己走出同溫層,避免長期被相似的音樂限制,可以建立個人化的播放清單,將演算法推薦的歌曲與主動搜尋發現的作品混合其中,這樣既能享受推薦的便利,也能保留探索的樂趣。如何能在跳聽選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享受更豐富多元的音樂體驗,應是現代人的娛樂新課題。
隨著2025年走到一半,Luminate的數據報告所呈現的全球錄製音樂出口市場變化趨勢,說明了新興市場的拓展和消費群體的重要性逐漸浮現,國際音樂貿易已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全球市場品味和區域動能不斷變化的挑戰。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