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近期關於人工智慧侵權的官司皆由AI公司獲得勝利

音樂
2025.07.02 (三)

近期關於人工智慧侵權的官司皆由AI公司獲得勝利

字級:
美國加州舊金山北區聯邦法院法官William Alsup裁定,Anthropic公司未經許可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書籍、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Claude屬於「合理使用」。這項裁決是針對書籍作者Andrea Bartz、Charles Graeber和Kirk Wallace Johnson提起的訴訟,法官認為,Anthropic的訓練過程具有「變革性」,因其生成的內容與原始受版權保護的材料顯著不同。法官將Anthropic模型對書籍的使用比喻為「一位渴望成為作家的讀者」,使用作品「不是為了搶先複製或取代它們」,而是「為了轉向創造不同的東西」。
然而法官同時裁定,Anthropic從盜版線上圖書館複製並儲存超過700萬本書籍的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儘管該公司後來也購買了「數百萬」本印刷書籍,該公司將於12月接受審判,因為美國版權法規定,故意侵犯版權可能導致每部作品面臨每項侵權最高15萬美元的賠償。
在另一相關案件中,Meta在由Sarah Silverman和Richard Kadrey等人提起的版權訴訟中贏得了簡易判決。法官Vince Chhabria裁定,Meta使用受版權保護書籍訓練其Llama模型未構成侵權,駁回了原告關於Llama生成書籍片段及損害其授權市場的論點。然而法官明確表示,這項裁決並不證明Meta的訓練行為合法,且大規模訓練在「大多數情況下」仍可能屬於非法。他強調,對受版權保護作品市場的損害、比訓練目的更重要,並駁斥了認為保護版權所有者會阻礙AI發展的說法,指出AI公司有能力補償版權持有人。
顯然,法院對AI訓練與輸出的立場及態度存在差異。雖然Anthropic和Meta的訓練過程被認為具有「變革性」且屬「合理使用」,但Vince Chhabria法官警告,變革性並不自動免除侵權責任,尤其當AI產品可能損害原作品市場時。
在Meta案中,原告未能提供AI導致市場稀釋的實質證據、因而削弱了其論點。相反,Anthropic案中盜版書籍儲存被明確裁定為侵權,顯示法院對未經授權複製的嚴格立場。法律專家表示,Anthropic面臨的盜版書籍侵權賠償可能促使其他AI開發者與版權所有者簽署授權協議,以避免高額賠償。
對於音樂產業來說,這兩個案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彭博社報導,Suno和Udio正與起訴它們的唱片公司展開授權談判。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Concord和ABKCO等音樂出版商對Anthropic的指控並不相同。他們在訴訟中聚焦於Claude的「輸出」、指出Anthropic的聊天機器人能「生成與我們的歌詞完全相同或幾乎類似的副本,顯然侵犯了出版商的版權」。音樂出版商認為,只要給予適當的提示,Claude還能生成「原創」歌詞,這些歌詞明顯抄襲現有受版權保護的歌曲。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對AI音樂製作平台Suno和Udio備受密切關注的訴訟中。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和華納音樂集團——指控這些平台的AI引擎生成的歌曲是現有受版權保護錄音的「模仿品」。
Meta案中,關於非法分發受版權保護作品的指控仍未解決,案件管理會議定於7月11日舉行。
隨著更多AI版權訴訟推進,特別是涉及市場稀釋證據的案件,美國最高法院最終可能需要裁決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是否屬「合理使用」的核心問題。


資料來源:◎ Guardian + MBW + DMN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