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音樂興發現|近年世界各國流行音樂補助政策比較分析:對產業發展的影響與啟示

音樂
2025.05.10 (六)

音樂興發現|近年世界各國流行音樂補助政策比較分析:對產業發展的影響與啟示

字級:
作者﹔袁永興

近年世界各國流行音樂補助政策比較分析:對產業發展的影響與啟示

 

台灣文化部影視音局針對流行音樂,實行錄音、行銷等補助案已行之多年,在推動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提升獨立音樂作品的品質、與拓展國際能見度上等有著一定的貢獻和成果,儘管部分音樂人可能過度依賴政府補助,缺乏獨立市場化的能力以至於影響長期發展,以及現行的評選機制可能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加上政策缺乏完善的綜效評估機制,不管作品發行後之於市場反應強弱好壞與否,時程一到、結案過後,隔年一切重新上陣,到後來更是養出專門以寫補助案的寫手團隊在申請補助案的季節加工趕工、就差沒出個公版模板照刻列印,難以精準衡量補助的實際影響與效益。或許我們可以把近幾年其他國家是如何運用補助政策作為音樂產業的提升工具作為比對、一探究竟,從中找出優化補助案未來的定位與實行方式。

首先是加拿大。加拿大透過「加拿大音樂基金」(Canada Music Fund)和 「協助加拿大錄音人才基金會 FACTOR(Foundation Assisting Canadian Talent on Recordings)」提供補助,提供錄音、巡演和國際市場推廣。這些計畫特別鼓勵新興藝人,並要求與加拿大文化遺產部(Canadian Heritage)的目標一致,例如推廣多元文化音樂(官方網站:FACTORCanada Music Fund)。FACTOR 和 Canada Music Fund 由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管理,申請需證明市場潛力,資金來源包括公共預算。

其次是澳洲。澳洲的 Creative Australia提供多項音樂相關補助,包括錄音、巡演資助及國際行銷資金,特別是透過 Music Australia 和 Sounds Australia 計畫,幫助藝人參與國際音樂節如 SXSW,提供的巡演資助金額從 5,000 澳幣到 50,000 澳幣不等,具體金額取決於巡演地點的數量,以及是否涵蓋區域性和偏遠地區。官網:Music Australia

再來是韓國。韓國政府透過文化體育觀光部和韓國內容振興院(KOCCA)支持與資助流行音樂,特別是 K-POP 的全球推廣,雖然直接錄音補助較少,但資金多用於 MV 製作、海外巡演和行銷活動,與商業策略緊密結合(文化體育觀光部官網:https://www.mcst.go.kr/english/KOCCA)。KOCCA 多與大型娛樂公司合作,資金規模龐大,顯現高度產業化。此外日本文化廳(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偶爾提供音樂相關補助,但多集中於傳統音樂,流行音樂的協助較少。政府偶爾透過 Cool Japan 計畫資助國際宣傳,與台灣的海外行銷補助有相似之處。日本文化廳官網:Bunka

另外歐盟的 Creative Europe 計畫涵蓋文化和影視兩個領域,支持跨國音樂項目,包括錄音和推廣。個別國家如法國和德國也有專門音樂補助,強調跨國合作和文化交流。官方網站:Creative Europe

台灣的補助方案顯示在地優先性,與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推廣和韓國的商業導向有顯著差異。澳洲和歐洲更強調國際合作,與台灣的海外行銷補助目標相近,但其資金規模和執行機構的專業化程度可能更高。日本的音樂補助相對有限,更多資源投入傳統文化保護,這與台灣和韓國的重視流行音樂形成對比,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文化政策取向。倒是法國 CNM(Centre National de la Musique國家音樂中心)希望強化音樂產業競爭力而於2020年的成立背景值得細究。為了因應AI、串流與數位音樂這些挑戰,法國政府認為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整合音樂產業資源,於是在2017 年開始推動,期間法國文化部長 Franck Riester上任後續推該計畫,並在 2019 年 10 月由法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正式決定成立法國國家音樂中心CNM。

法國CNM現階段在加強法國音樂產業的發展,其主要目標包括:資助音樂創作與錄製(提供獨立音樂人、唱片公司補助)、協助國際行銷與出口(幫助法國音樂人在海外發展)、推動音樂數位轉型(幫助產業適應串流時代)、確保音樂產業公平競爭(支持中小型業者,防止市場壟斷)、應對危機如 COVID-19 的影響(提供緊急資助給音樂產業)。CNM 的成立,意味著法國政府對音樂產業的策略性投資與制度化支持、不僅幫助法國音樂產業應對數位化與國際競爭挑戰,也為法語音樂的全球發展提供更強的後盾。  

以今年2025年三月舉辦的「K-Pop Workshop歌曲創作營(Corée du Sud | Découvrez la sélection des auteurs compositeurs, autrices compositrices pour l’ « Atelier K-Pop » Songwriting Camp 2025)」活動為例,法國國家音樂中心CNM不以英、美或歐洲國家作為音樂創作營的合作對象,反而是與法國駐韓國大使館,攜手 LEEWAY Music & Media、JYP Publishing 和 AMPLIFIED Corporation於 2025年3月25 – 30日之間在南韓首爾舉辦全新創作營 「Atelier K-Pop」。該計畫遴選出四位音樂創作者、旋律主創人Topliner及製作人,與來自韓國及其他國家的十多位音樂人共同參與這場 K-Pop 創作營。由此可知法國國家音樂中心CNM的政策最接近台灣影視音局提供創作和行銷的全面資助,執行流程也類似。

為進一步提升補助政策的效益,其實還可採取以下措施:1.多元化資金來源,鼓勵音樂人探索其他資金管道,例如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或尋找商業贊助,以減少對政府補助的依賴,提升自我市場生存能力。2.透明化補助案評選,建立更透明、客觀的評選機制,例如公開評選標準與流程,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合理。3. 產業鏈整合,加強與唱片公司、音樂平台等產業鏈其他環節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音樂產業發展。4.國際合作,促進與國際音樂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例如跨國製作或推廣計畫,以提升台灣音樂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為讓補助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並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需要配套建立一個全面且動態的成效評估與追蹤系統。具體來說,設立明確且多元的指標,透過具體可量化的數據來衡量補助成效,確保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例如行銷補助,可從設定成長多少比重的流量才能獲得相應對的補助金額,以拉高獲得補助的藝人樂團對市場反應的敏感度。

執行方式上可設立制定具體量化的評估項目,例如:受補助作品的發行量(實體與數位)、串流平台流量、演出場次、國際市場的滲透率(如海外串流數據、國際演出次數)、經濟效益(如演唱會票房收入、衍生商品銷售額)與文化影響力(如國際獎項數量、媒體曝光次數)。並根據不同類型項目(如創作、製作、推廣)設計專屬指標,建立線上平台,讓受補助者即時更新數據(如演出紀錄、串流數據),便於主管單位即時掌握進展。此外委託獨立的文化研究機構或數據分析公司作為第三方專業評估,定期(例如每半年一次)進行成效評估,並公開部分結果以增加公信力。輔以數據驅動決策,導入大數據分析工具,追蹤補助項目的市場表現(如串流平台數據、社群互動率),再根據分析結果動態調整補助策略,例如增加對高潛力領域(如國際市場)的資金投入。

透過上述更詳細的執行方式,「多元化資金來源」能訓練培養藝人在市場的獨立能力,讓市場買單是首要之重,再來以「透明化評選」提升公平性與公信力,其次將「產業鏈整合」促進協同發展,進而尋求「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影響力,而最後「成效追蹤」則是實現精準管理,將藝人拉回面對市場數據流量的現實面,這些都是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在補助政策上必要的滾動優化與進展考量。

台灣文化部影視音局長期以來,透過補助案在提升流行音樂產業發展、作品品質與國際能見度方面發揮了一定的關鍵作用。在當今文化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密不可分的情況下,若政策能順應數位趨勢精準進化並時時優化,應能有助台灣流行音樂不僅穩固當前根基,更能在未來置高話語權、影響力與產業主導力。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