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2025.05.17 (六)
音樂興發現|從美國付費音樂訂閱市場趨近飽和展望未來的趨勢與挑戰
字級:
作者:袁永興
從美國付費音樂訂閱市場趨近飽和展望未來的趨勢與挑戰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發布的最新數據,這個全球最大的音樂市場,2024年錄製音樂「串流收入」僅年增3.6%,達到148.8億美元。考慮到去年美國12個月的通脹率約為3%,這個數字不算理想,特別是Spotify去年夏天在美國還將個人Premium付費訂閱價格提高至11.99美元。2024年美國整體串流收入表現受到按需廣告贊助的音樂服務(on-demand, ad-supported,如YouTube和Spotify的「免費增值」層級)的支出拖累,這些平台合計對錄製音樂產業的收入貢獻在美國去年下降了1.8%,達到18.3億美元。與此同時,「付費會員」的訂閱平台如Spotify Premium、YouTube Music、Amazon Music Unlimited和Apple Music,則是為錄製音樂權利持有者貢獻了116.85億美元,年增4.6%。
根據RIAA數據,2024年美國整體錄製音樂市場收入包括串流、實體銷售、付費下載、廣告和同步權收入,僅年增3.3%,總額達176.7億美元,當中串流收入就佔了84.2%。這是貿易組織提供的零售收入估計,意味著它考慮了消費者在音樂銷售和訂閱上的支出。按批發基礎計算(亦即實際到達藝人、唱片公司和分銷商手中的金額),美國錄製音樂產業在2024年的年增率僅為2.7%,但這2.7%的增長實際上低於通脹率。
此外音樂產業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美國的付費訂閱會員數首次達到1億。然而根據RIAA的最新年終報告,2024年美國僅新增320萬個付費音樂訂閱帳戶,相比前一年2023年的520萬、更之前的2022年新增的760萬、2021年的850萬以及2020年的1510萬相比,顯示出美國市場付費訂閱增長「持續減速」。這些RIAA數據僅針對高級付費訂閱帳戶,不包括「有限層級」訂閱、它將家庭計劃等多用戶訂閱視為單個帳戶。根據最新估計,截至2024年底,美國有1.338億戶家庭,同期市場上有1億個付費音樂訂閱,這表明美國付費音樂訂閱的市場「飽和點」越來越近。
另一方面黑膠唱片收入年增7%,達到14億美元,RIAA指出這是連續第18年增長。去年黑膠唱片占美國「實體收入」的近四分之三。連續第三年,黑膠唱片的單位銷量超過CD(4400萬對3300萬)。2024年CD收入年增1%,達到5.41億美元。
基於2024年的美國市場表現、可對2025年音樂產業的趨勢發展做出以下推測和觀察,這些趨勢還考慮了潛在的延續性和變化:1. 付費訂閱市場接近飽和,增長放緩將持續。2025年付費訂閱的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尤其在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音樂串流平台可能轉而專注於提高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例如透過價格調整(如Spotify 2024年的漲價)或推出更高階的付費服務(如超高音質或獨家內容)。新興市場(如亞洲、非洲)可能成為增長的新焦點,但整體全球用戶數是否能顯著超越2024年的7.5億仍待觀察。
2. 廣告點擊贊助服務的收入挑戰。廣告收入的疲軟可能促使平台重新評估免費層級的策略。Spotify等公司可能進一步推廣付費訂閱,或改進廣告模式(例如更精準的定向廣告)以提升收益。同時,對版權持有者來說,這可能加劇與平台的談判壓力,要求更高的收入分成。
3. 實體音樂銷售持續復興,尤其是黑膠。黑膠唱片可能在2025年繼續成長,特別是受到音樂收藏家和年輕消費者的推動。唱片公司可能加大限量版或特殊版本的發行,以刺激需求。CD市場雖然增長緩慢,但仍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可作為次要實體格式存在。
4. 通脹壓力與收入分配問題。2025年如果通脹壓力持續,音樂產業可能面臨更大的成本挑戰,尤其是藝人和小型唱片公司在收入分配中的弱勢地位,串流平台與版權持有者之間的收入分潤爭議可能升溫,推動更透明或更有利的版權協議。
5. 文化影響力與多元體驗的重要性。2025年音樂產業可能更積極地與影視、現場演出和其他娛樂形式結合,創造更多沉浸式體驗。
6. 技術創新與新服務的潛力。技術創新可能成為突破市場飽和的關鍵。例如,AI生成的音樂體驗、增強型音質(如Dolby Atmos)或區塊鏈技術(用於版權管理和支付)可能獲得更多關注。平台可能推出更多「有限層級」或混合型產品,以吸引不願全額付費的用戶。
總結與展望今年的音樂產業可能呈現兩極化的發展,一方面成熟市場的串流增長將趨於平穩,迫使音樂產業尋求多元收入來源(如實體銷售和現場體驗);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和技術創新可能為全球增長注入新動力。對藝人和版權持有者來說,如何在通脹壓力下爭取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將是關鍵挑戰。整體而言,音樂的文化影響力和粉絲忠誠度將繼續是推動產業前進的核心力量。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
從美國付費音樂訂閱市場趨近飽和展望未來的趨勢與挑戰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發布的最新數據,這個全球最大的音樂市場,2024年錄製音樂「串流收入」僅年增3.6%,達到148.8億美元。考慮到去年美國12個月的通脹率約為3%,這個數字不算理想,特別是Spotify去年夏天在美國還將個人Premium付費訂閱價格提高至11.99美元。2024年美國整體串流收入表現受到按需廣告贊助的音樂服務(on-demand, ad-supported,如YouTube和Spotify的「免費增值」層級)的支出拖累,這些平台合計對錄製音樂產業的收入貢獻在美國去年下降了1.8%,達到18.3億美元。與此同時,「付費會員」的訂閱平台如Spotify Premium、YouTube Music、Amazon Music Unlimited和Apple Music,則是為錄製音樂權利持有者貢獻了116.85億美元,年增4.6%。
根據RIAA數據,2024年美國整體錄製音樂市場收入包括串流、實體銷售、付費下載、廣告和同步權收入,僅年增3.3%,總額達176.7億美元,當中串流收入就佔了84.2%。這是貿易組織提供的零售收入估計,意味著它考慮了消費者在音樂銷售和訂閱上的支出。按批發基礎計算(亦即實際到達藝人、唱片公司和分銷商手中的金額),美國錄製音樂產業在2024年的年增率僅為2.7%,但這2.7%的增長實際上低於通脹率。
此外音樂產業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美國的付費訂閱會員數首次達到1億。然而根據RIAA的最新年終報告,2024年美國僅新增320萬個付費音樂訂閱帳戶,相比前一年2023年的520萬、更之前的2022年新增的760萬、2021年的850萬以及2020年的1510萬相比,顯示出美國市場付費訂閱增長「持續減速」。這些RIAA數據僅針對高級付費訂閱帳戶,不包括「有限層級」訂閱、它將家庭計劃等多用戶訂閱視為單個帳戶。根據最新估計,截至2024年底,美國有1.338億戶家庭,同期市場上有1億個付費音樂訂閱,這表明美國付費音樂訂閱的市場「飽和點」越來越近。
另一方面黑膠唱片收入年增7%,達到14億美元,RIAA指出這是連續第18年增長。去年黑膠唱片占美國「實體收入」的近四分之三。連續第三年,黑膠唱片的單位銷量超過CD(4400萬對3300萬)。2024年CD收入年增1%,達到5.41億美元。
基於2024年的美國市場表現、可對2025年音樂產業的趨勢發展做出以下推測和觀察,這些趨勢還考慮了潛在的延續性和變化:1. 付費訂閱市場接近飽和,增長放緩將持續。2025年付費訂閱的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尤其在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音樂串流平台可能轉而專注於提高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例如透過價格調整(如Spotify 2024年的漲價)或推出更高階的付費服務(如超高音質或獨家內容)。新興市場(如亞洲、非洲)可能成為增長的新焦點,但整體全球用戶數是否能顯著超越2024年的7.5億仍待觀察。
2. 廣告點擊贊助服務的收入挑戰。廣告收入的疲軟可能促使平台重新評估免費層級的策略。Spotify等公司可能進一步推廣付費訂閱,或改進廣告模式(例如更精準的定向廣告)以提升收益。同時,對版權持有者來說,這可能加劇與平台的談判壓力,要求更高的收入分成。
3. 實體音樂銷售持續復興,尤其是黑膠。黑膠唱片可能在2025年繼續成長,特別是受到音樂收藏家和年輕消費者的推動。唱片公司可能加大限量版或特殊版本的發行,以刺激需求。CD市場雖然增長緩慢,但仍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可作為次要實體格式存在。
4. 通脹壓力與收入分配問題。2025年如果通脹壓力持續,音樂產業可能面臨更大的成本挑戰,尤其是藝人和小型唱片公司在收入分配中的弱勢地位,串流平台與版權持有者之間的收入分潤爭議可能升溫,推動更透明或更有利的版權協議。
5. 文化影響力與多元體驗的重要性。2025年音樂產業可能更積極地與影視、現場演出和其他娛樂形式結合,創造更多沉浸式體驗。
6. 技術創新與新服務的潛力。技術創新可能成為突破市場飽和的關鍵。例如,AI生成的音樂體驗、增強型音質(如Dolby Atmos)或區塊鏈技術(用於版權管理和支付)可能獲得更多關注。平台可能推出更多「有限層級」或混合型產品,以吸引不願全額付費的用戶。
總結與展望今年的音樂產業可能呈現兩極化的發展,一方面成熟市場的串流增長將趨於平穩,迫使音樂產業尋求多元收入來源(如實體銷售和現場體驗);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和技術創新可能為全球增長注入新動力。對藝人和版權持有者來說,如何在通脹壓力下爭取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將是關鍵挑戰。整體而言,音樂的文化影響力和粉絲忠誠度將繼續是推動產業前進的核心力量。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