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音專區 文章專區 AI音樂製作平台Suno推出升級版,與另一家Udio公司持續和三大唱片音樂集團進行談判

音樂
2025.06.10 (二)

AI音樂製作平台Suno推出升級版,與另一家Udio公司持續和三大唱片音樂集團進行談判

字級:
人工智慧音樂製作平台Suno因涉嫌侵犯版權、正被各大唱片公司起訴之時,該平台再次公布了升級版功能。
Suno用戶能夠上傳正在製作中的曲目,然後在Suno內進行重新編排或混音。歌曲編輯器還可以修改歌詞,上傳曲目的最長時長也增加到八分鐘。用戶還可以通過哼唱旋律或輸入文字提示來開創新曲目。用戶除了完成曲目、進而分軌(最多12個音軌,如人聲、鼓、貝斯等),並將音軌轉到他們的數位音樂工作站(DAW)中。
AI音樂製作技術的快速發展由此可見。此次升級是在Suno推出其平台4.5版大約一個月後發布的。4.5版改進了AI生成人聲的範圍和情感深度,讓用戶能夠創作出從細膩親切的聲線演出、到帶有顫音的強力演繹。新版本還包括切換歌曲樂風和混合風格的功能,例如創作出融合電子舞曲與民謠,或emo與新靈魂樂的曲子。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 Suno 及其競爭對手、同樣面臨音樂巨頭訴訟的另一家人工智慧音樂平台Udio,則是正在與索尼音樂娛樂、環球音樂集團和華納音樂集團進行談判,以獲得這些音樂巨頭的錄音授權。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唱片公司的主要要求之一是採用類似Content ID的指紋識別技術,以便追蹤AI平台何時以及如何使用特定歌曲。Content ID是YouTube用於識別上傳到影音平台的音樂系統,使YouTube能夠將歌曲廣告收入分配給合法的權利持有人,無論上傳者是否獲得許可。Content ID被廣泛認為終結了YouTube母公司谷歌、與音樂權利持有人之間,因未經授權上傳而引發的多年爭端。《華爾街日報》還報導,音樂公司希望成為AI音樂公司開發產品及其運作方式的「積極參與者」。此前,彭博社報導稱,三大唱片公司正在向Suno和Udio尋求授權費用,並要求持有兩家公司“少量”股權,而人工智慧平台仍將可繼續開發新產品和功能。
然而針對Suno及其競爭對手Udio這兩家公司的版權侵權訴訟仍在繼續。
索尼、環球和華納旗下的唱片公司去年提起訴訟,指控其「大規模侵犯版權錄音」,並提供證據顯示,當被觸發時,這些音樂生成器會輸出與現有歌曲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音樂和歌詞。去年八月,Suno和Udio在回應訴訟時幾乎承認其人工智慧模型曾使用版權音樂進行訓練,但辯稱這應被視為版權法的「合理使用」豁免。Suno還面臨德國版權集體管理組織GEMA提起的版權侵權訴訟。儘管去年春天的融資中,Suno從多家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籌集到1.25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5億美元。


資料來源:◎ Suno + WSJ + Bloomberg
立刻加入北流 Line@(https://page.line.me/?accountId=taipeimusiccenter)
訂閱北流電子報(https://tmc.taipei/support/#edm)


 

其他文章

返回列表